深度剖析:10合1混采,是最佳的核酸檢測策略嗎?
發布時間:
2022-06-23
新冠疫情的爆發對于全球的衛生系統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。對于病原攜帶者快速準確地進行識別至關重要。RT-PCR依然是目前檢測2019-nCoV的金標準。但在大規模人口篩查中,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。
新冠疫情的爆發對于全球的衛生系統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。對于病原攜帶者快速準確地進行識別至關重要。RT-PCR依然是目前檢測2019-nCoV的金標準。但在大規模人口篩查中,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。
為了對民眾進行大規模的篩查,各國都對核酸檢測的方法進行了相應的改良。在涉及核酸檢測的諸多環節中,如何對樣本的混合數量,即樣本池化(Sample Pooling)策略進行評估和優化,是大幅降低檢測成本與時間的題中應有之義。
誰發明了混檢?
這種將樣本集中起來進行測試的方法,源自于美國哈佛大學統計學家、政治經濟學家 Robert Dorfman 在20世紀40年代的創舉。當時,Dorfman將這種方法用于對大規模人群進行梅毒、HIV、丙肝病毒等病原的篩查,并在之后的多年中不斷進行改進。
相關新聞